每個人在肛門口周圍都有很多小靜脈,當這些靜脈不正常擴張或變大時,我們稱之為痔瘡。靜脈會擴張主要是因為長期靜脈壓力增加的緣故,例如便秘、懷孕及長期蹲坐等都會令靜脈壓增加,引起痔瘡。痔墊是位於肛管的血管組織,幫助控制排便。當它腫脹或發炎時,會呈現病態或變成痔瘡。就其生理形態而言,它是由動靜脈通道和結締組織組成的肛墊。
痔瘡的病理症狀取決於痔瘡的種類。內痔通常帶有無痛感的直腸出血,而外痔可能會產生一些症狀,在發生血栓時,肛門周圍會有劇痛、腫脹。許多人錯誤地將肛門直腸周圍出血都當成「痔瘡」,而應當排除導致出血症狀的嚴重疾病的可能性。還未發現痔瘡的明確病因,人們認為導致腹部內壓過高的一些因素,尤其是便秘形成痔瘡主要的原因。
輕到中度的痔瘡的治療方法初始包括:多攝取纖維質食物,服用口服液以保持體內水分、非類固醇用藥以緩解疼痛以及休息。若症狀嚴重或保守治療無效時,可進行小型治療。若此類治療對患者均無效時才進行手術。超過一半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都會得痔瘡,但通常都無大礙。
痔瘡的種類
常見的肛門疾病有痔瘡、肛裂、肛門膿瘍及肛門瘻管。因為直腸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障礙,就是靜脈血管瘀血導致的病變即是一般所說的痔瘡,也就是痔核。另外也偶見裂痔或稱為肛裂,主要來自勉強排泄硬大便造成肛門附近皮膚撕裂傷。肛門膿瘍係肛門周圍之腺體因細菌感染化膿所形成,嚴重時則演變為肛門瘻管。痔瘡依發生部位分為內痔及外痔。以肛門內的齒狀線為區隔,長在齒狀線以上的叫內痔,以下為外痔。齒狀線以上的肛門黏膜由自律神經支配不會感到疼痛,當內痔增大、黏膜鬆弛、痔核 跑到肛門外,也就是所謂的脫肛,或是發現排便帶有鮮血時,才會發現自己得了內痔。當內痔的症狀持續發展至齒狀線下方,因齒狀線以下的肛門黏膜受知覺神經支配對疼痛相當敏感,因此容易感到疼痛及腫脹。痔瘡大多先發生內痔進而導致併發外痔,因內痔初期疼痛感不明顯故常被患者忽略,使得患者 多半僅針對外痔治療,或是當內痔發展到第三、四期時才採取治療行為。要確定是什麼痔,除了自己感覺外,建議到醫院或找泌尿科診所檢查,以鑑別大便出血的原因與部位,同時排除其他肛門疾病的可能性。
外痔介紹
若未發生血栓,外痔不會產生什麼問題。若發生血栓可能會非常疼痛,但該疼痛通常2~3天便會消退。腫脹處可能需幾周方能消退。癒合後可能會留有皮贅。若痔瘡很大且導致了肛門不潔,可能會刺激周圍皮膚,從而導致肛門周圍瘙癢。
內痔介紹
內痔通常無痛感,呈深紅色,大便時或大便後伴有直腸出血。血液通常出現在糞便表面(常稱為便血)、廁紙上,或滴在馬桶上。糞便通常為正常顏色。其它症狀包括:粘液分泌、肛周腫塊(痔核從肛門脫出)、瘙癢以及大便失禁。內痔通常只在發生血栓或壞死時產生疼痛。
判斷與觀察
痔瘡通常通過體檢進行診斷。肛門及其周圍的外觀檢查可以診斷出外痔或脫垂的痔瘡。直腸檢查可檢查出潛在的直腸腫瘤、息肉、前列腺腫大或膿瘡。儘管大多內痔都無疼痛,此類檢查基本上都會使用鎮靜劑。有時需要做肛門鏡檢來確診內痔,肛門鏡是一個尾端帶燈的空心管子。有兩種類型的痔瘡:外痔和內痔,是根據它們相對於齒狀線的位置來進行區分的。有些人還是可能會同時患有內痔和外痔,如果有疼痛,很可能會是肛裂或外痔,而不太可能是內痔。
治療方式
痔瘡一但形成,即不可能痊癒,所以最好的治療即是預防發生。平常多吃高纖食物、多運動多喝水、是預防便秘的好方法。如果痔瘡已形成,則預防便秘可避免惡化。若症狀不嚴重,一般服用一些軟便劑、使用局部藥膏及肛門塞劑、及坐浴等都可緩和症狀。對有栓塞的外痔,若在48小時內,可用局部麻醉後把血塊清除,可馬上舒解症狀,如時間太久了,則用藥物治療及保守療法即可。常出血的內痔可以用紅外線燒灼器治療。對出血很多或第三級以上的內痔,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。較大的單一內痔可以用橡皮筋結紮,不需住院;較嚴重的要考慮用手術切除內外痔,一般以半身麻醉,住院二到四天,一般來說術後一星期就可恢復日常生活坐息,但要完全復原則需4-6星期左右。
痔瘡是否需要手術?
痔瘡患者常因為難以啟齒而不敢就醫檢查,加上沒有正確治療,往往導致症狀反覆發作且持續惡化。無明顯症狀或沒有感到不舒服時不需要治療。症狀不嚴重者其實不一定要手術,使用藥物治療相當方便,且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,也可預防痔瘡持續惡化,所以改善生活品質,免於經常性受痔瘡所苦。一般多數痔瘡是先發生內痔,隨症狀加劇逐漸併發外痔導致內外痔問題一起出現,故正確選擇藥品很重要。目前市面上藥局販售的痔瘡藥相當多,多數兼具治療內、外痔與肛裂的功能,對於治療初期痔瘡可說是相當方便。如果當內痔惡化時其痔核脫肛嚴重,得用手推回甚至推不回肛門內時,或併發嚴重外痔導致坐立難安影響日常生活,此時建議至泌尿科或醫院就醫進行手術治療。
痔瘡手術
若傳統的治療或簡單治療無效,可通過多種手術手段進行治療。因為直腸離膀胱的神經很近,所有的手術都可能導致某種程度的併發症,包括:出血、感染、肛門狹窄和尿瀦留。也可能會有大便失禁(尤其是液體)的風險,發生率為0%到28%。在痔瘡切除後,也可能會導致粘膜外翻(通常伴有肛門狹窄)。這種情況就是指肛門的粘膜向肛門外翻出,類似於非常輕微的直腸脫垂。
痔瘡切除手術是一種將痔瘡切除的手術,通常只用於嚴重的痔瘡患者。手術後會令患者感到明顯的疼痛,需2至4周方可恢復。痔瘡的最佳治療方法從長遠角度來看,與橡皮圈結紮法相比,3度痔瘡的患者做此手術效果會更好。對於用橡皮圈結紮法後24至72小時內出現血栓外痔的患者,推薦使用此痔瘡切除術。術後使用三硝酸甘油脂軟膏有助於緩解疼痛和傷口癒合。
都卜勒引導,經肛門痔動脈結紮是一種微創手術,使用超聲都卜勒準確找出動脈血管,然後將該血管結紮 ,脫落的組織被縫合回其原來的位置。同痔瘡切除術相比,其復發率較高,但併發症發生率較低。
痔瘡槍手術(PPH),也稱為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,是一種將異常增大的痔瘡組織切除的手術,並將剩餘得痔瘡組織歸位回其正常的解剖學位置。與將痔瘡完全切除相比,此手術痛苦少、恢復快。但其痔瘡症狀復發的可能性高於傳統的痔瘡切除術,因此通常只推薦2和3度痔瘡患者做此手術。
如何預防痔瘡
*養成定時排便習慣
*避免久站、久坐、久蹲及坐馬桶時看書報
*多喝水、多攝取高纖維食物、水果、蔬菜,使大便鬆軟,預防便秘
*保持肛門處清潔、乾燥,在便後用水沖洗肛門
*避免熬夜、過度勞累、喝酒、吃辣椒等刺激的食物,易引發疼痛
*便後出血或痔瘡脫出時,須在坐浴後趴臥床上休息
*經醫師指示局部使用軟膏、栓劑及軟便劑
*定期返院檢查
*以溫水坐浴,可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,消腫、止痛。(以臉盆裝溫水,將臀部坐入浸泡約10分鐘,每天2-3次)